传统安全应急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空域管理和飞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近日,中国应急管理报进行《AI赋能 安全护航——赛飞特集团开启工业与低空安全应急新篇章》报道,介绍赛飞特如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安全、低空安全,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跃迁。全文如下:
“民营企业座谈会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企业‘技术扎根场景、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方向。我们坚定了以安全应急为切入点,伴飞实体经济、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安全应急产业在欧美国家一般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至8%,而在我国占比还不到2%,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飞特集团)董事长李迪表示。
一家传统的安全咨询企业,如何打破既有框架,在时代浪潮中破茧成蝶,发展成行业的标杆企业?记者带着疑问走进赛飞特集团。
步入赛飞特集团办公楼展厅,满墙的荣誉映入记者眼帘。展厅里更是布满正在测试的无人机、巡检机器狗与可以开关阀门的机器人。这些不仅是赛飞特集团辉煌历程的见证,更是其从传统走向创新的缩影。
近年来,赛飞特集团先后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生产试点示范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成为山东省化工过程安全与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等三大科研平台载体。
赛飞特集团的成绩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近年来,我们培养培育了多名产业领军人物、D类人才、巾帼科创人才、科创英才,拥有人工智能(AI)、工业物联网、安全工程领域高级工程师33人、工程师26人。”李迪表示。
赛飞特集团成立于2001年,初期定位为“成为国际领先的安全应急高端智库”。赛飞特集团深耕安全应急产业多年,在化工、工贸、港口、文旅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安全生产信息化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赛飞特集团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开始探索第二增长曲线,推动企业转型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多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商,并快速成长为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细分领域头部企业。赛飞特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尤为突出。2020年,赛飞特集团率先将自然语言分析技术应用于安全应急领域,比ChatGPT的全球热潮早了4年。2023年,赛飞特集团在一个月内接连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等三项殊荣,标志着企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自2023年起,赛飞特集团将“低空+安全”确立为第三增长曲线,将企业定位调整为“以AI赋能,做低空经济安全伴飞的忠诚僚机”,加速推进数智化转型,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积极落实“培育新兴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布局低空安全和储能安全等新兴领域,致力于防范城市新兴风险,筑牢城市安全屏障。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市场浪潮中,赛飞特集团之所以能稳健前行,持续开拓创新,离不开党的引领,离不开各级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指导与帮扶。
赛飞特集团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与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山东省人工智能协会、山东省物联网协会、山东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等签订党建联学共建协议,与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低空经济专题培训班,高效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当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腾飞的新引擎,赛飞特集团每年将营收的10%至15%投入研发,累计申请专利近70项、软件著作权100余项,主持或参与编制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超80项,发表SCI论文2篇。通过建立“内部实验室+外部生态合作”机制,赛飞特集团高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为解决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安全欠账问题,赛飞特集团打造“工业医院”场景,践行“AI+工业诊断”创新模式,融合国际先进传感技术与自主研发智能算法的监测系统,在企业生产的各个关键节点广泛布设传感设备,通过24小时不间断采集数据,突破20余项核心算法与技术壁垒,形成多模态智能监管技术矩阵,为企业精准把脉。
赛飞特集团凭借自研的AI算法,分析海量数据形成行业案例库,并组织专家为工业企业进行安全诊断和健康管理,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工业医生”问诊服务。为减轻企业负担,“工业医院”吸引了众多金融、保险、产业资本等机构的积极对接,通过金融租赁等方式,推动企业老旧装置改造和数智化升级。
“我们计划4年内实现多组分气体检测等关键技术国产化,设备购置费用可降低80%。”李迪透露,利用低空经济新发展势能,推动形成低空经济与安全应急产业互促的新发展格局。
在集团核心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的带领下,赛飞特集团攻克多组分气体检测、无人机自主飞行等核心技术,灵敏度、精度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定形成全面、细致且具有前瞻性的安全标准。
赛飞特集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先进技术,以“技术研发—中试转化—场景验证”模式,攻关无人机智能决策、储能供给、空天执行等技术,为空域管理、无人机配送等场景提供“数字天路”保障,解决灾后大范围信息传输稳定性、低空空域实时监管等现实难题。
此外,赛飞特集团联合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培养低空领域跨界人才,搭建低空巡检智能管理平台,形成对各类安全应急需求的超高效、全方位、多维度响应。
“现阶段,我们的使命是突破安全应急领域‘卡脖子’技术。”李迪强调,在引进国际领先技术方面,赛飞特集团与英国皇家物理学会会士乐维斯教授合作,推进TDLAS激光气体探测技术的国产化,实现有毒有害气体的毫秒级检测,同时降低成本至少50%。
赛飞特集团通过申请国际专利、商标注册等举措,确保创新成果得到全球保护。作为国际智能感知学会(ISST)创始会员,赛飞特集团布局国际智能感知领域相关标准,推动行业标准朝着更加科学、规范、先进的方向发展。
此外,赛飞特集团还积极与多家芯片企业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安全产业专用芯片的研发与落地。
“下一步,赛飞特集团将聚焦低空经济、智能装备、储能安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技术与产业融合,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李迪说,赛飞特集团将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持续推动安全应急产业的科技化和智能化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